当您拥有一架数码相机—-引言
数码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拥有凸现时代感的产物——不用胶卷、即影即看的数码相机。
拥有一架数码相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捕捉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如画的风景,让美好的回忆定格在小小的机器里。
当您已经拥有,又或者即将购置一台数码相机,您知道如何使用、操作这可爱的玩意儿吗?又或者,您怎样利用手中的设备,进一步提高您的摄影技能,如何用数码相机拍摄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呢?
这个入门系列,将用轻松的语言、简洁的内容、实用的案例,图文并茂地引导您学习及掌握数码摄影,它将成为您艺术创作的指南。
我想即刻学会摄影艺术——入门捷径
当我们己经购买了一台相机,可能是小型的、甚至是低端的数码相机,除了能记录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会更急切地希望: 无需经过太多的学习,能马上拍出艺术照片,拍出与众不同艺术效果的作品吗?答案是: 只要您拥有一架数码相机,尽官可能是小型的、低档的,这一节内容将使您梦想成真。
本节练习我们分为三步。
第一步:寻找景物
我们先寻找主体与背景在亮度上有较大差异的拍摄对象。例如我们找一个这样的景物: 主体是人物或花卉之类,处在阳光照射下,而背景则是无阳光照射的:见图1
第二步:拍摄后观察屏幕
我们把数码相机设在自动曝光档,把以上景物拍下来。通过相机的液晶屏观看,留意较亮的主体可能曝光过度:图2照片为主体曝光过度
笫三步:曝光补偿后再拍
我们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为负补偿,再拍再看再调整负补偿数值一直到主体曝光正常为止。
只要我们选择的景物恰当,一幅影调上很有变化的艺术相就这样诞生了。
图3 主体曝光正常
总结
以上的练习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找寻有明有暗的景物,运用了光线变化;二是得助于您手中的数码相机,因为它能即影即看,及时修正,以获得最佳效果为止。
一切一切,得益于今天的数码相机,所以当我们有了它,想去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已经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当然,艺术摄影的范围很广,创作形式很多,如果您不满足于以上的成果(拍摄效果),请继续关注本系列的内容,相信您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摄影是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摄影技艺的提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拍多练,希望朋友们多做作业,上传照片,相互文流。
认识手上的数码相机
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就需要对手中的机器有个认识。这一节,我们主要从硬件的角度去研究一下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数码相机是怎样工作的–流程图
传统相机用感光材料——胶卷为记录媒体,数码相机用感光元件—传感器为记录媒体。在数码相机里面,原来传统的菲林被数码的传感器在同一位置上替代了。数码相机将外面景物以光的形式通过镜头汇聚到传感器上,传感器拾取了光的信号转为数码信号,数码信号通过相机存 储器记录存储,其后可即时在相机液晶屏上观看,或传输至电脑打印,或输出至扩印店冲晒照片等。
小型数码相机最大的特点是,:在很多的场合,使用者可以不需测光、不需对焦,相机以自动状态,让您随心所欲、轻松地拿起就拍。
数码相机工作原理流程图
为什么可以不用菲林–传感器
取代传统相机胶卷,是一种材料为CCD或CMOS这样的传感器,它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传感器 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各单位元件上,整个传感器上的所有感光元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数码相机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相机中传感器芯片上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就同类数码相机而言,分辨率越高,相机档次越高。但高分辨率的相机生成的数据文件很大,数码相机在运算、处理、压缩等方面将占用较大资源,影响了速度,成本也因此提高。不少人把分辨率看成是数码相机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 一指标,其实分辨率其意义是相机输出图片的尺寸大小,分辨率越高能输出的尺寸越大,如果你不需要输出太大的尺寸,则没必要过于追求高分辨。
传感器指标除了分辨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感器的面积。传感器面积越大,捕获的光线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亮度与色彩信号的信息就越多,影调越丰富,信噪比越高,成像效果越好。
现在市面上小型数码相机的传感器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
传感器
比胶卷拍得更多–记忆卡
数码相机的记忆卡有很多种,较大体积的有CF卡,较小体积的有SD卡等,数码相机的型号决定了记忆卡的种类,不可互换。现时记忆卡较以前便宜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卡价钱相差不是很大,价钱主要同容量有较大关联。
记忆卡有标准速度(如CF)及高速度(如CF2),有使用记忆芯片的普通卡,有特大容量的如卡,容量有4G、8G、16G等。以前曾经出现过一种大容量的微型硬盘,如今,因为其读写速度相对较慢,稳定不好,价格也不再有优势等原因,已经很少见了。记忆卡按速度可分为慢速、标准、高速三大种类。
但在实际使用中,拍摄速度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小型的数码相机。原因在于相时拍摄时,按下快门后到照片存储这个过程,更多时间是用来进行数据处理的,它包括传感器本身的速度,图像处理和压缩的速度等,单纯的存储只占很少时间。也就是说,相机本身影响了主要的运行速度,与记忆卡速度己无关大碍 了。
记忆卡需要格式化才能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大家频繁格式化记忆卡。切忌在相机电量不足时格式化,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极易造成格式化出错甚至格式化失败。格式化出错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谁也不愿意看似正常的记忆卡在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之后却无法顺利读取数据。
各种记忆卡
从左至右:硬盘式CF(容量大,但速度稍慢),高速CF(速度快),SD(体积小,速度快),XD(同SM类)
您选择哪种存储方式–图像格式
将传感器的数码信号输入至记忆卡中,在数字编码方面有几种方式,我们把这些方式称为文件格式,图像的文件格式有多种,既有多种存在,就必定有它们生存的理由,或者说它们各有优缺点。
在影像记录方面,较为常用的文件格式有JPG、TIF、RAW、NEF等,下面我们分别逐一解释。
JPEG(Join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影像专家小組)又称JPG,它是一种压缩格式,它能将大容量文件变成小容量文件。它压缩的原理是将变化复杂、层次丰富的彩色图像减少变化、减少层次。假设一块红色在色调上有十级变化,JPEG就将其压缩成八级、五级、或更少级数等。压缩后图片色彩在细节上有所降低,但明暗方面的影调无减少,色彩鲜艳程度无降低。对于一般人观赏而言,是不容易察觉出其中的差别的。既能保证一定图片质量,又能大幅度减少容量,因此,这种影像的压缩方式很受大 众欢迎。目前广泛地用于数码相机。此类格式还是通用于网络上的标准格式,如网页图片、电子邮件等。
JPEG是一种有损失的压缩,只不过这种损失于一般人不易分辨。为适应不同需要,现在数码相机都设置几种不同品质的压缩,例如设定4种不同的压缩比, 1:2、1:4、1:8、1:16。数码相机都使用记忆卡对图像进行存储,记忆卡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一张记忆卡能存储的图像数量就视乎每张图像的容量。我们要掌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压缩越大,损失越大,容量越小,存储越多。否则反之。
另外注意,JPEG的压缩是累加的。一个JPEG文件在电脑上打开,通过某些处理再保存JPEG,后又再处理再保存JPEG,那末其压缩量是每次保存的累加。所以如果我们需要对某些图片可能多次处理多次保存,最好使用原始无损失格式保存。
TIFF(Tag Image File Format,标记图像档案格式)又称TIF,这种格式是一种无压缩无损失格式,它能显示图像所有的亮度及色彩方面的细节,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容量较大。一些对质素要求高的输出,如印刷、喷画等就需要用到TIFF格式了。
RAW格式是原始数据格式,它是直接从相机传感器保存到记忆卡的纯资料。一般情况,相机使用其它影像格式,是将原始数据处理后转换为TIFF或 JPEG,但使用RAW格式时,将直接保存纯数据,并可在稍后进行编辑。由于未作任何更改,因此可以反复编辑档案而不必担心会降低品质。RAW影像必须使 用专用软件才能转换为可打印的格式(如TIFF、JPEG)。RAW格式的影像在容量上比JPEG大,但比TIFF小。
尼康将保存成RAW格式的影像叫作“NEF”档案(Nikon Electronic Format,尼康电子格式)。佳能则直接就称为RAW格式。
相机几个重要部件
1.成像的第一道门—-镜头
让外面的景物在相机内成像,要经过的第一道门,是一道玻璃门。
今天的数码相机与传统胶卷相机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同的部件,我们经常讲的镜头,就是相同的部件之一。镜头,它能够将外面景物以光线形式汇聚到传感器上而成为影像。而镜头的不同,对景物涵盖面及形成的影像在透视变化上是不同的。人眼观察景物,大约40度左右的涵盖面,我们称之为视角,如果镜头的视角同人眼接近,我们就把这个镜头叫做标准镜。
小型数码相机的镜头往往可以随意伸缩,我们也知道镜头的伸缩影响到画面范围的大小,如果我们想用摄影行话去描述这个问题,那先认识一个术语:焦距。焦距是当相机镜头对焦于无限远时,透镜中心至传感器的距离。
标准镜的焦距在45-60mm[注1]范围。视角同镜头焦距及传感器面积有关,焦距越短视角越大﹔传感器面积越小,视角也越大。
广角镜头拍摄大景别
中焦镜头拍摄中景别
在画面效果上,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大,所能拍摄到的场面范围也越大,但人或景在比例上则显得越小。拍摄宽广的景物、大草原、很多人的集体相等,都可能利用短焦距镜头。
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所能拍摄到的场面范围也越小,但人或景在比例上则显得越大。我们拍摄一个少女的特写头像,往往就是用较长焦距的镜头,以求获得较大的成像,所以有人把影楼拍摄的人像特写称为 “大头相”。
长焦镜头拍摄特写
很短焦距的镜头如6-15mm,因需要涵盖的视角太大,所以镜头的玻璃透镜突出来,很象鱼眼,人们也就将其称之为 “鱼眼镜”,15-35mm我们称为 “广角”,70-135mm为 “中焦”、再长的可称为 “长焦”。不过这些界限是人为的、不严格的,称谓只不过是方便大家使用而已,不必过于拘泥。
把一支镜头的焦距设计成在能一定范围内变化,这就相当于一支镜头等于多支焦距不同的镜头,使用起来更方便,这样的镜头我们称之为 “变焦镜头”。现在绝大多数小型数码相机的镜头都是变焦镜头。
注1:焦距与视角成一定关系,也与成像底片的尺寸有关。以传统的胶片相机来说,标准镜头的焦距45-60mm,其视角约40度,这是对应于成像为25× 35mm底片来说。现时小型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小于135底片,如果要求视角一样的情况下,因为成像的传感器尺寸不同而焦距也不同。为了简化统 一便于人们易记,对不同尺寸传感器的数码相机,说到它们的焦距,是通过己换算成相当于25×35mm相机的视角来说的。本文其它地方说到焦距问题都是 如此,不再注释。
2.让光线进入相机—-光圈
外面的光线进入相机,要通过镜头,光线通过的数量,用进光量度量。能够控制外面光线进入的多与少,靠的是镜头上一个可调节大小口径因而控制进光量的部件,这个部件就称为光圈。
表达光圈口径大小我们用f值。常用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2、f2.8、f4、f5.6、f8、f11、f16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 数字越小表示囗径越大,数字越大口径越小。
在光圈值系列中,前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后一级的2倍。例如f5.6的进光量是f8的2倍。小型数码相机的光圈值,除以上标准的系列值外,通常在一级之间还可以作1/3级的调整。
光圈除了能调控进光量的大小外,还能调整景深。
3.时间的控制—-快门
上节说过,控制进光量的大小是光圈,而光线进入相机除了进光量大小,还有时间上的长与短。在相机里能够控制光线通过的时间的部件,我们叫做快门。例如外面光线进入相机,我们可以控制它的时间为1/100秒或者1/10秒。快门的标准值为(秒):…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当然,还可以按倍数关系向时间更长或更短方向延伸。也可以在整倍数之间加插时间中间值,如1/45、1/90等等。
小型数码相机主要面向清费型群体,以易操作易上手为宗旨,所以往往设计成自动状态,即操作者使用时,相机会根据拍摄对象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一个恰当的快门时间值。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拍摄环境光线强,快门自动快﹔光线弱,快门自动慢。
如何判断景物的亮度-测光
拿起一架相机去拍摄,是由拍摄对象的亮度决定相机的曝光量,景物亮度高,相机曝光量减少,景物亮度低曝光量需加大, 一张照片曝光的恰当与否取决于对景物亮度的测量。今天的数码相机都内置有测光系统,一般小型数码相机的测光感应器在机身上,直接测量环境亮度,高档的小型 数码相机的测光感应器在镜头内传感器附近,称为TTL,测光时通过镜头测量环境亮度,后者制造工艺较复杂但准确度高,一般高端机及专业机均采用此种形式。
测光有多种方式,常用的有:矩阵、中央重点及点测光。
矩阵是将画面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单独测光,之后中央处理器cpu汇总每个区域测出的数值并通过权重计算最后得出一个最终值(见图)。中央重点是在整个 观景窗中,.处于中央位置直径为10mm左右的圆圈中为主要测光区域,圈内测光值占70-80%,圈外测光值占30-20%。点测光是在观景窗中心一小圆点,直径为2mm左右,圈内测光值占100%,圈外不能测光。
使用时,对一般生活相、新闻相,或者说画面明暗反差不太大,、光线相对较为均匀的对象,宜用矩阵测光,对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拍摄艺术照片,例如光 线变化较大、低调或高调这类题材,宜用中央重点测光,它能较机动地人为控制与调整,但对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点测光准确度很高,点到哪里测哪里,没 有权重比例,使用时很自如,很机动,适宜拍摄曝光上高要求的题材,如强反差对象、一些产品广告、翻拍等,但对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否则很容易弄巧反 拙。点测光操作正确时测光的准确度高,操作不正确时则可能完全失败,这种可能较为极端。矩阵不一定很准确,但它也不容易失败,始终都八、九不离十。中央重 点介乎两者之间。
拍摄照片的成败关键-曝光量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明白了光圈、快门的意义与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不难理解 “曝光量”这个概念。
先看示意图。我们要将水注满水桶,细水喉的需长时间,粗水喉的可短时间。用数学术语表达:注满一桶水=进水量×时间。
外面光线进入相机,一是以一定的进光量进入,二是以一定的时间进入,进光量由光圈控制,时间由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投射到传感器上形成影像,称为曝光。曝光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就是光圈与快门了。
在这里,曝光量等于水桶内的水量,光圈相当于水喉粗细,快门相当于注水时间。这样就不难理解:要相同的曝光量,光圈越小快门需要大,光圈越大快门可以小。如果用相应于以上的数学术语来表达,就是如下的公式了:
曝光量=进光量(光圈)×时间(快门)。
曝光不准确怎么办——曝光补偿
相机进行测光后,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以一个合适的组合进行曝光,我们称为 “自动曝光”,它使我们不管环境较暗或较亮,都能获得正确的曝光。
使用小型数码相机拍照,实际操作时往往观察显示屏以检查图像曝光准确与否。
我们首先要学会判别一幅照片是:正常曝光?过曝光?欠曝光?
我们在照片上寻找主体,以人物脸部为鉴定对象。
明暗合适,影调丰富,很有层次感为正常曝光。
部分高光较大面积反白,亮部失去层次者为过曝光
主体偏暗偏灰,暗部与中灰反映不出层次变化者为欠曝光
相机既然有自动曝光,为什么还会出现过曝光与欠曝光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张照片:
左图主体欠曝光,右图主体曝光正常
这一张照片的背景很亮,主体人物较暗,这样就形成背景环境比主体人物亮很多的反差效果。相机测光时,因为亮背景较大 面积,所以相机判断为亮,相机内的中央处理器马上自动调整光圈孔径稍细、快门时间稍快以获取较小的曝光量,如此一来,大面积亮背景曝光正常,小面积的人物就曝光不足了。
另一张照片刚好相反,背景很喑,主体人物很亮,因为背景面积很大所以相机测光判断为暗,马上自动调整光圈孔径稍大、快门时间稍慢以获取较大的曝光量,这样大面积的喑背景曝光正常,小面积的人物就曝光过度了。
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现在的小型数码相机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都设有这样一个功能: 曝光补偿。所谓补偿,就是有正补偿,即增加曝光量,也有负补偿,即减少曝光量。例如我们遇到上面第一种情况,我们就要正补偿,增加曝光量,让主体人物曝光 正常。遇到上面第二种情况,我们就要负补偿,减少曝光量。相机上的曝光补偿功能往往分为多档,例如某型号尼康相机,其补偿分别是+2、+1.7、+1.3、+1.0、+0.7、+0.3、0、-0.3、-0.7、-1.0、-1.3、-1.7、-2.0。补 偿的大小需要使用者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不过现时数码相机真方便,都带有显示屏可供人即影即看,所以对曝光补偿值的判断,更为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观看显示 屏,见到曝光不足就正补偿,见到曝光过度就负补偿。最后,对这样的技术问题就剩下您能否熟练地判别显示屏的图像是过曝光抑或欠曝光。
总结以上,我们将其整理得简单易记:以相机自动曝光为前提,如果遇到大面积的暗背景,小面积的亮主体,就要进行“负”曝光补偿;如果遇到大面积的亮背景,小面积的暗主体,就要进行“正”曝光补偿。通过选择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就能达到调整曝光量的目的。
受教了
懂了